本文摘要:草原禁牧牧民下山野生动物明显增加——哈密东天山生态保护效果显现因为东天山这座生态屏障,依靠雪水滋养的哈密得以生生不息。
草原禁牧牧民下山野生动物明显增加——哈密东天山生态保护效果显现因为东天山这座生态屏障,依靠雪水滋养的哈密得以生生不息。上世纪末起,乱采滥挖、过度放牧使哈密东天山草原面积缩减,生态环境恶化。
今年4月,哈密市启动实施东天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,对东天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内喀尔里克冰川周边57.2万亩草场实施禁牧。7个月过去了,记者专程前往哈密东天山,看到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■禁牧扎牢生态屏障出哈密市伊州区向东80公里,天山乡板房沟村就在东天山脚下。
即使进入冬季,喀尔里克冰川融化的雪水形成的小河依旧流淌不息,这是哈密人的生命之水。“再往前步行3公里左右,就到了喀尔里克冰川禁牧区,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夏季这里草长得高,花开得多。”11月17日,说起禁牧的成果,板房沟村牧民热依木尼亚孜司马依高兴地向记者说着家园的变化。
“小畜多,大畜少,畜群结构不合理,是造成草原退化的原因之一,使得喀尔里克冰川周围草原不能自我修复,加剧山区水土流失……”热依木尼亚孜介绍,村里的牧民已经认识到了牧民定居、草畜平衡发展的好处,现在随季转场、漫山放羊的牧民少了许多。哈密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康学勤说,从2011年起,哈密市对1207万亩草原实施禁牧管理。今年4月,举全市之力,地方财政统筹5000万元资金,启动实施东天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,将东天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内喀尔里克冰川周边57.2万亩草场纳入禁牧管理,把东天山生态功能区域中地位最重要、生态功能巨大的喀尔里克冰川周边生态保护起来。■定居收入不受影响从“放牧”到“禁牧”,要改变的是牧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产传统,牧民对于今后的收入来源难免会有担忧。
哈密市在实施东天山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中,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消除牧民的顾虑。伊州区林业和草原局管护站负责人尼亚孜艾买提已经在山上呆了6个多月,他的主要工作是向牧民宣传退牧还草、草原生态补助奖励等政策。“一些牧民不清楚超载放牧、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原生态行为是违法的。
我的工作就是让他们了解草原保护的法规制度,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,同时让大家了解,开展禁牧工作后,党和政府的一系列助农、惠农政策,牧民收入不会减少。”尼亚孜的话让牧民们安心不少。这期间,热依木尼亚孜成了他的好帮手。早些年,热依木尼亚孜一家就响应政府定居号召,和村里的牧民一起搬迁到位于伊州区的安居房,人搬迁走了,但牧民们的牲畜并没有下山。
热依木尼亚孜总觉得该为故土做些事,今年,他又回到了山里应聘做禁牧管护员,除了管护草场外,每天还要向牧民宣讲政策。“对于喀尔里克冰川周边57.2万亩的草场,哈密市按照现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给予牧民补贴。
”“牧民可以采取合作社托养、舍饲圈养等方式减少放牧牲畜数量,实现禁牧区内牲畜有序退出,确保‘禁牧不禁养、减畜不减收’。”宣讲的时候,热依木尼亚孜总是会提起现在的幸福生活,他的笑容感染了很多聆听的牧民。■巡护野生动物归来道路两边的粉红椋鸟正在人工修筑的巢穴栖息,远处不时传来动物的叫声……行走在东天山脚下,看着雪山连绵起伏,管护员们很高兴,喀尔里克冰川是哈密市的水源地,这预示着明年滋养哈密的水会更充盈。
“封山禁牧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。”康学勤介绍,经林草部门实地检测:喀尔里克冰川周边57.2万亩退化草原围栏封育一年来,草场植被盖度由91.5%提高到94.5%;草场植被高度由6厘米提高到13厘米;鲜草产量由每公顷1527.9公斤提高到每公顷1708.8公斤。据介绍,目前,哈密东天山生态保护修复区已完成98公里围栏、146公里界桩的禁牧设施建设,12个管护站均已完工并正常运行,配有80名禁牧管护员24小时开展巡查巡护工作。“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一些野生动物提供了休养生息的场所,现在,保护区内的冰川、河谷、草原和林带里,经常可以看见狐狸、狼等野生动物。
”板房沟管护站禁牧管护员伊斯坎代儿阿卜力孜笑着说,相信以后这里会保护得越来越好。(记者贺江宋雅文热依达)。
本文来源:彩客彩票-www.landmarcutica.com